夏天结束,路临之开始上小学。
家长们都很忙,两个妈妈在高中任教,早出晚归;曲恒忙生意,一个月里二十天不在家;路蜀生在老丈人的支持下,刚升上信贷科科长,每天应酬不断。
曲韵之每天带着路临之上学放学。
她每天早上到楼下的路家领人,带着路临之走出崇城高中的家属区,然后沿着他们常去的街心花园走上十分钟,再爬上高高的过街天桥,来到马路对面,就是他们就读的崇城三中心小学。
整整三年,崇城三中心小学的老师同学都知道,学校里长得最好看的姑娘曲韵之,有个特别乖的弟弟。每天放学,弟弟都站在她的教室门口等着,一边等,嘴里一边念念叨叨背单词,因为晚上回家,曾晓琴要抽背还要默写......
三年过去,升上初中的曲韵之终于熬出头。
四年级的路临之也是个半大孩子了,有了自己的小伙伴,可以自己上学放学。虽然初中和小学的的大门,相隔仅有两百米,但是大部分都是新同学,没有多少人知道她有个黏人的弟弟。
小少女曲韵之开始追星,房间里贴满了“哥哥”们的海报,零花钱全部拿去买周边,各种花样给”哥哥“打call。每天在学校和兴趣相投的女生们聚在一起,讨论偶像剧里的男一男二谁更帅,一派和谐的花痴景象。
有一天下雨,曲韵之早上出门着急,没带伞。放学正在犯愁怎么回家,走到一楼门口,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,穿着隔壁小学的校服,抱着两把伞站在一边等着。
曲韵之快步跑过去,拍了路临之一下,“你怎么来了?”
路临之转过来,看着她,“早上出门时,我在你后面,看到你没带伞。”
曲韵之的同学经过,看着他们俩,问:“曲韵之,这小帅哥谁啊?”
“我弟”
“没听说你有弟弟啊。”
“邻居家弟弟,下雨来给我送伞。”
“嚯,青梅竹马啊!”
“去你们的,他是个小学生,你们不要乱说!”曲韵之转身去捂路临之的耳朵,有点恼。
他们班的文艺委员崔秋荻,名字雅致,人却是最八卦的,凑过来,附在她耳边小声说:“你这弟弟,比你追的那些哥哥可帅多了!你要是不想留做后备军,就让给我,姐弟恋,多有意思!”
曲韵之推开她,“去你的,你少胡说,离我远点。”
同学们嘻嘻哈哈远去,曲韵之把手从路临之耳朵上拿下来,想要像往常一样摸一下他的头发,却发现路临之快和她差不多高了,“路临之,你长高了啊。”
路临之瞪着眼睛,一眨不眨地看着她,“茜茜姐姐,他们在说什么?你为什么不让我听。”
“他们胡说八道,小学生不该听的不要听。回家了!”曲韵之撑起伞,朝学校门口走去,路临之赶紧跟上去,和她并排走。
曲韵之一边走,一边不由自主地侧过脸,去打量身边的路临之,有点疑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这个肉团子开始抽条了。
路临之长高了很多,体重却没有增加,四肢开始变得纤长,脸上更是早就褪去孩童时期的婴儿肥,五官变得更加清晰立体。他的眼睛明亮,长睫毛忽闪忽闪,鼻子高挺,眉宇间开始隐隐透出少年人的英气。
曲韵之不得不承认,崔秋荻看帅哥的眼光毒辣,路临之现在顶多算是初具帅哥雏形,她都能精准定位了。
她想:【看现在路叔叔的颜值,大概也能预测路临之以后的样子。怪不得妈妈整天说曾阿姨当时对路叔叔是一见钟情。】
继而又想到:【不知道将来路临之会招惹多少小女生的喜欢,就像崔秋荻这样的。】
想着想着,心里忽然有点不舒服,就像是一样东西,本来很笃定只属于自己,忽然发现还有别人在觊觎。
这么想着,脸色开始有点不好。
路临之注意到曲韵之一直在看他,看她这会儿脸色阴晴不定,问了一句:“茜茜姐姐,你怎么了?”
“我饿了,快点回家!”曲韵之加快了步伐。
|
曲韵之进入初中后,他们再也没同校过。
路临之进入曲韵之就读的初中时,曲韵之以吊车尾的成绩,考上了崇城排名第二的重点中学。没能进入两位妈妈任教的崇城八中,苏婉茵大发雷霆,曲韵之却暗自窃喜。哪个青春期的孩子,也不喜欢在母亲和她同事的关注中,度过三年高中生活。
尤其,还是一位有点爱慕虚荣兼情绪不稳定的母亲。一想到苏婉茵看到自己那惨不忍睹的成绩,回到家会怎么对她,曲韵之就不寒而栗。
路临之坐在曲韵之的房间里,看着她欢天喜地地收拾行李,准备去住校。
“茜茜姐姐,你多久回来一次?”
“一周一次吧。”
“我能来你们学校找你吗?”
“你也要上学,怎么来找我?你休息的时候,我也回来了。”曲韵之停下手里的事情,看着今天一天都情绪低落的路临之,“怎么了?我还没走你就想我了。”
她走到路临之旁边,习惯性地揉揉他的头发。路临之现在长高了,要不是他坐着,她都没办法轻松够到他的头顶。“姐姐每周都回来,回来就来找你玩。”
这几年,曲恒的生意越做越大,从最开始的工程承包发展到自己投资做房地产开发,发小路蜀生已经是主管信贷的副行长,开发的资金贷款不用担心。两家的关系愈加紧密,四个家长也愈发忙碌。
一开始时是曲韵之照顾路临之,后来随着年龄增长,也说不上是谁照顾谁,两个小朋友,就这么互相拉扯着,长大了。
|
曲韵之高二将要结束,临近暑假的一个周末。
她回家推开门,正赶上苏婉茵出门。曲韵之看着她妈一袭红裙,在门口换那双八厘米的高跟凉鞋,问了句:“你去哪儿?我的晚饭怎么办?”
“你爸有个应酬,叫我和他一起去一下。你自己出去吃点,桌上有钱。”
自从开始住校,除了从苏婉茵这里定期领生活费,曲韵之隔三岔五还会私下和曲恒要钱,所以这两年,她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拮据,终于过上一点像模像样的富二代生活。
曲韵之放下书包,直接去了楼下敲门。路临之比她放学早,不出意外应该在家。
路临之来开门,这两年他的身高突飞猛进,已经冲到了一七六,高出了一六五的曲韵之一大截,是个大小伙子了。他穿了件白色的宽松T恤和军绿色的短裤,正拿着毛巾擦头发,还有水珠从额前的碎发滴下来,看样子应该是刚洗完澡。
“临之,你家有人做饭吗?”
路临之给她让出进门的空间,摇头,“没有。我外婆不舒服,我妈回去了,我爸加班。”
“我们出去吃吧?”曲韵之转了一圈,看着比自己家还干净的厨房,提出建议。
“刚洗完澡,我不想出门了。”路临之在这两年里,增加的不止是身高,还有脾气。他不再是一直黏着茜茜姐姐的乖弟弟。虽然大多数时间还是顺着曲韵之,但是偶尔也会有自己的倔强。
“去吧,我刚才回来的时候看了,小区门口新开了一家串串店,人很多,看起来很好吃,我请你。”
看他不为所动,她继续游说:“你不是想知道上周送我回来的男生是谁吗?陪我去吃,我给你讲讲,哎呀,走吧。”
路临之撩起眼睛,看她。
曲韵之清楚这个眼神的意思,马上举手,“我发誓,一定如实,全部,都告诉你,绝无隐瞒。”
路临之站起来,去门口换鞋,曲韵之跟在后面,偷笑。
走到小区门口,就能闻到那家串串店的香味。正是吃饭的点儿,门口在排队,他们两个拿了服务员手写的号,在门口的凳子上坐下来。
曲韵之把凳子往外面拉一点,坐在路临之对面,打量着他,眼神别有意味。
刚刚过去的两个女生,都走出去好远了,还在回头看他们,准确来说,还在看路临之。这个曾经的小肉团子,好像昨天还跟在她后面,胖胳膊胖腿,磕磕绊绊地跑,怎么一眨眼,就变成一个走在路上,让异性频频回顾的帅小伙了呢?
她伸脚出去,碰一碰路临之的腿,那腿比她的还白一个度。
“平时在学校,收到的情书多吗?”
路临之白她一眼:“你刚才不是说要全部和我坦白吗,问我的事情干嘛?”
“拽个P啊!”曲韵之加重了力道,这次准备真的给他一脚。却不防地面上可能是有油,凳子瞬间滑了出去,她朝着路临之,一头载了过去。
路临之反应迅速,伸出两只手来扶她,人是拽住了没摔出去,只是在慌乱中,只顾着抓住人,没注意位置。此刻,他的两只手抓在曲韵之腰部两侧往上的位置,虎口上方,真实感受到她柔软弧度的压迫。
他的脸腾一下就红了,热辣辣的感觉沿着脸颊蔓延开来,路临之感觉自己的耳朵都要烧起来了。他赶紧松开手,不自然地转过头去,“你站稳了,没事吧?”
曲韵之当然感受到了那两只手的触碰,再看到小孩儿烧红了的耳朵,也有点害羞。
幸好店员开始叫号:“36号,36号两位在吗?”
曲韵之应了一句:“在这里呢,来了”,又扭头喊路临之,“到我们了。”
两个人默契地选择遗忘刚才的小插曲,在冷柜里选了一堆爱吃的串串,交给服务员算钱,这家店是先结账再上串,曲韵之结了帐。店面狭小,人又多,两个人躲避着过道里坐着的食客,穿过逼仄的通道,坐到一张小桌边,等待着上菜。
曲韵之主动开口,给路临之讲上周的事。
其实她很喜欢把自己的生活里的一切琐碎都讲给他听,路临之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倾听者,当然仅限于她。两个人虽然差了三岁,一个高中一个初中,但是因为从小一起长大,熟知彼此生活里的一切细节,所以这点差距,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曲韵之读书的高中和他们小区之间有一辆直达的公交车,单程大概需要半个小时,每周末曲韵之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往返。
初中放学早,路临之回家放下书包,就会溜达着出门接她,在公交站旁边的书报亭买一本周更的漫画书,站着看完,曲韵之就到了。他接过她的书包和一些带回家的行李,路上听她絮絮叨叨讲这一周里,学校发生的那些好玩的事。
路临之曾经觉得,公交站到他们家的那条路,是世界上最美的路。
上周学校有事,路临之放学晚了,就没回家,直接去了公交站。远远看见曲韵之下车,正准备快走几步迎上去,就看到有一个男生紧跟在曲韵之后面下了车。曲韵之没有像平时那样下车就张望着找他,而是站在一边,和那个男生聊天。
男生很高,将近一米八,曲韵之站在旁边,仰着头听对方说话,不知道男生讲了什么好笑的事情,她笑得很开心,脸上像是绽开了一朵花,看上去很甜蜜。
路临之走过去,没有像往常一样叫茜茜姐姐,而是喊了一声:“曲韵之!”口气和眼神都有点冷,曲韵之和那个男生闻声转过头来,一起看他。
男生问了一句:“这是谁啊?”
“我弟”,曲韵之的回答让路临之想起小学时给她送伞那一次。
男生应该是看到了他穿着的校服,随口说了句:“你弟还在读初中?个子倒是很高。”
路临之嘴抿得紧紧的,看也不看他,直接从曲韵之手里拿过书包和行李,说了句:“回家吧。”转身就走。
曲韵之刚发现路临之自己的书包还没放回去,再加上她的,手里拎得有点多。赶紧和那个男生告别,追了上来,路临之听到背后传来一句:“下周不见不散啊!”
那个周末,路临之在曲韵之面前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倔强。他帮她把行李送回家,就回了自己家,曲韵之周六早上去找他,曾晓琴说他一早就去找同学了,说学校有什么活动。
曲韵之心里“嘁”了一声,并未当回事,和曾阿姨礼貌地打了个招呼,就回家了。周日返校时又去楼下看了一眼,路临之还是没在家。
直到这周回来,在公交站没看到那个瘦高的少年,刚才去找他吃饭又被拒绝,才发现小孩这次像是真生气了。
她给路临之解释:“上周的男生是我们年级实验班的,叫张扬,他喜欢淘一些绝版书,不知道听谁说咱们这边有一家旧书店,托同学来问我,我就让他跟我一起坐车回来了。”
“那你们为什么约这周不见不散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