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知夏站在花厅外的回廊下,掌心微汗,脊背挺直却透着一丝紧绷。
周瑞家的那道目光像一把钝刀子,在她后颈上慢慢磨了半晌,终于转身离去。
她缓缓吐出一口气,眼底却掠过一抹冷静。
这一关,她过了。
但不是侥幸。
她原是职场心理咨询师,最擅长察言观色、顺势而为。
在嬷嬷会上那番话看似随意,实则层层铺垫:先是用“林姑娘是老太太心头上的肉”点出站队,再借赵嬷嬷之口引动众人情绪,最后以退为进,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。
赖大家的虽精明,却也被她巧妙引导,反倒成了她的传声筒。
可真正的考验,才刚刚开始。
但她更清楚,真正难缠的是薛姨妈。
那位慈眉善目的贵妇人,才是这场棋局中最难应对的一枚棋子。
次日清晨,天刚蒙蒙亮,沈知夏便往厨房走去。
这是她特意安排的时机——正是管事媳妇们来取例银、核对饭食单子的时候。
果然,刚踏入厨房,就看见赖大家的正坐在案前翻账本,旁边还有几个粗使婆子低声交谈。
她缓步上前,故意叹了口气,语气低沉:“我听说,薛姨妈最近常去王夫人那儿坐坐。”
赖大家的眼皮猛地一抬,随即嗤笑一声:“这有什么稀奇?亲家母走动走动,难道还犯了规矩不成?”
沈知夏垂眸一笑,似有若无地看了她一眼:“您说呢?”
那一眼,意味深长。
赖大家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。
她是何等人?
一听这话,立刻明白背后可能另有文章。
王夫人素来与薛姨妈亲近,若真有什么风吹草动……那可不是小事。
沈知夏没再多说,只淡淡应了一句:“我也就是随口一提。”说完,拎起厨房新蒸的几块桂花糕,笑着递过去,“赖大娘尝尝,今儿个厨娘多放了两钱蜜。”
赖大家的接过糕点,”
当天下午,这句“薛姨妈常去王夫人那儿坐坐”,就在府中几个大丫鬟之间悄然流传开来。
三日后,这句话传到了王熙凤耳中。
王熙凤是什么人?
她能稳坐荣国府内院头把交椅,靠的就是一双看破人心的眼睛。
听闻此事,她略一思索,便明白了其中蹊跷——薛姨妈一向低调,为何近日频频拜访王夫人?
她不动声色地将此事告诉了王夫人,语气轻描淡写:“母亲,您这几日可是格外劳累?连薛姨妈都来看您好几次了。”
王夫人闻言一怔,神色微变。
从那以后,她对薛姨妈的态度悄然生出几分疏远。
这份微妙的变化,旁人或许察觉不到,但沈知夏却看得分明。
她在一次送药途中,恰巧经过东厢房,听见王夫人与赵嬷嬷低声说话:“近来家中事务繁忙,让薛姨妈那边不必常来了。”
她嘴角微扬,心中一块石头落地。
可还没等她完全松口气,一个意外的消息便传了过来——
薛姨妈召见了周瑞家的。
沈知夏站在抄手游廊尽头,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东角门,心中泛起一丝警觉。
这位表面和蔼、实则城府极深的贵妇人,绝不会容忍任何对她不利的风吹草动。
而她,作为这场“黛玉保卫战”中的第一环,已经被盯上了。
夜色渐深,沈知夏低头走入自己的小屋,掩上门扉,轻轻呼出一口白气。
她必须更谨慎了。
因为她知道,一场真正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夜色沉静,荣国府中各房灯火渐熄,唯东角门内仍亮着一线光。
沈知夏站在廊下,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那扇雕花木门。
她虽未亲见,却能想象出此刻屋内的场景:薛姨妈端坐主位,慈眉善目,手中轻捻佛珠;周瑞家的垂手而立,神色恭谨却难掩一丝迟疑。
“你觉得周瑞家的那个新来的小妾如何?”
这句话,从薛姨妈口中缓缓吐出,如春水微澜,表面无波,实则暗藏锋芒。
周瑞家的顿了顿,低声道:“行事谨慎,不多言多语,规矩倒是守得好。”
“可有偏向林家?”
这一问,像是不经意提起,却又像早已埋下的试探之刀。
薛姨妈声音柔和,眼神却不放过对方脸上任何一缕变化。
周瑞家的心跳微微加快,脑海中浮现出那日嬷嬷会上的一幕——那个叫沈知夏的小妾,言语间巧妙周旋,看似不偏不倚,实则步步为营,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不说,还让赖大家的替她说出了不该说的话。
她略一思索,终于答道:“……似乎,对林姑娘格外上心。”
话音刚落,屋内便陷入短暂的沉默。
良久,薛姨妈轻轻一笑,语气依旧温和:“哦?倒是个有心人。”
屋外,沈知夏站在回廊尽头,听着从窗缝里漏出的只言片语,心头一阵紧绷。
她知道,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被“盯上”。
但她也清楚,真正的高手,从来不是在风平浪静时显露锋芒,而是在惊涛骇浪中稳住阵脚。
她深吸一口气,转身离去,背影坚定。
当夜,沈知夏独自坐在小屋中,手中握着一枚铜钱大小的物件——那是她穿越后随身带来的唯一“系统提示器”,虽然不能给出金手指,但会根据她的行为反馈任务进度与影响值。
此刻,屏幕微光闪烁,弹出一行字:
【任务进度更新:王夫人对薛姨妈信任度下降,影响值+10%】
她指尖一顿,随即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。
成了。
她早料到,王熙凤不会轻易放过这条“风向线”。
那位凤姐儿何等人物?
一句“您这几日可是格外劳累?”就足以挑起王夫人内心最敏感的神经。
而今看来,这枚棋子已悄然生效,连带着整个荣国府的天平,也在微妙地倾斜。
但至少,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,她已经为自己赢得了立足之地。
她正要放下手中的提示器,忽听得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压低的惊呼。
“不好了!老太太要请张道士婆来看相!”
沈知夏猛地抬头,眼中掠过一抹惊讶。
张道士婆?
她迅速回忆原著内容——此人乃是京城中有名的相师,擅长面相、八字、姻缘卦,尤其常出入贵胄之家,深受老太太们信赖。
可如今,贾母突然要请她进府看相?
看谁的?
她心中陡然生出一丝警觉,直觉告诉她,这事绝非偶然。
而这,也许正是下一个危机的开端。
屋外的喧哗尚未停歇,她已然站起身,走到窗前。
风穿庭而过,吹动檐角风铃叮咚作响。
她望着漆黑的夜空,眸底幽深。
“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