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颜之月

繁体版 简体版
无颜之月 > 长公主的篡位实操指南 > 第19章 重拳

第19章 重拳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那原来是皇后宫里的人,后来才被陛下收为他用,不过现在正在京外闲置着,没什么作用了。

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,为何三天两头要召见这么个人。

常公公生平记忆里,是很平常的一个炎炎午后。他完成了皇帝交待的事务后,躲在隔间里摸冰取凉。

偶然听到几个小太监叽叽喳喳吵闹,像是在说谁死了。

他顿了一会儿,反应过来。

……

嘉和四十八年六月廿三午时,东陵水患议事刚刚完毕,原户部尚书孟昶,革职处死于玄虎门大道,时三十有五。

……

孟昶死了。

常公公都有些记不清他的模样,只记得约莫是冯党的人。

在他看来,这么做是值得的。

孟昶是替冯相而死,解了两边的困,皇帝和冯相都不会亏待他的后人。

一时之得失并不重要,留下种子才有重新兴旺的机会。

东陵水患闹到了京城,冯家和柳家依旧风生水起,最终以孟尚书的替死为结局。

平淡的,却恰恰真实。

天乙从京城回来将消息传到,张瑞平再一次对朝局大失所望。

她虽时常看不起那群上朝的人,却也希望能有一天,有人能擦亮眼睛。

可惜某些人的眼已经瞎了,擦是擦不亮的。

就像她曾经试图改造李满乾和季如风,才幡然悔悟,有的人永远就是那个样子,就像狗改不了吃屎。

天乙摸了摸脑袋,“殿下,这次冯国相推荐殿下做调粮使,似乎有示好之意?”

为慈父山刺杀?还是东陵水患栽赃?

张瑞平只是冷冷提醒:“他是父皇的国相。”

向她示好?

“一臣不事二主。冯相比我们明白。”

冯国相退了一步,是为了局势而退,一旦有机会还会反扑回来。

真信了她就傻了。

在东陵省耽搁的数日,张瑞平似乎没有任何收获。

但也许——她站在城楼,抬头向内望去,今天是她待在东陵省的最后一日。

再不动身,李采薇的声音就要在她的耳朵边起茧子。

城墙里面是夹道送别的东陵百姓,万人空巷、人头攒动,她的马车停在一边,有不少人往里面投送肉食、蔬菜、大米,生怕她在路上吃不饱,场面甚是壮观。

“殿下让我们吃饱了,我们也不能辜负殿下!”

“殿下——一路保重——”

“殿下,有空一定常回东陵省看看!”

谢敏站在城楼之下,亲自送她出东陵省。冯卿宁在她之前先动身回京,打算之后遍游各地将柳兼捉拿归案。今日张瑞平是见不到了。

粟依夹在人群中向她挥手,张瑞平同样记得这个敢为人言的姑娘。

据谢敏所说,粟依和徐福丫已经被谢敏收为义女,吃住都在湘妃馆,平时在也馆里帮忙。

“姐姐,再见!”

往日那些亲切面容,在这一刻定格。

张瑞平坐上马车,放下车帘,车里同坐着李采薇等人。

马车的车轮开始转动一周,随凹凸不平的路颠簸,李采薇才放下心,应该不会有第二个季如风来拦下马车。

“殿下,您在吉壤打算待多久。”还未到吉壤省,李采薇先行问道。

李采薇分析张瑞平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。一来,她已经暴露了她的暗线,二来,她现在是公开和朝堂叫板。

虽然京城暂时还没有动作,正是没有动线才更值得警惕。

张瑞平顿了顿,“你觉得,京城那边要动我?”

“不会的。既然他们敢让我到吉壤省做调粮的事情,目前是不打算动我了。”

听张瑞平话里的意思,和李采薇自己的想法并向两路。

“估计是在动我之前,想搞清楚那件事。”张瑞平继续道。

她也是想了很久,最终才确定下来,应该就是那件事。

李采薇问具体是哪件事,张瑞平三缄其口。恐怕是已经涉及了一些机密,李采薇便不再问了。

张瑞平是怕和李采薇说了,会让她走的更快,毕竟那件事和欺君有关。

和敖子龙小小的欺君不同,张瑞平欺君是整整欺了十一年。

“殿下,我们七月份必须要到南直隶。”见张瑞平不甚在意,李采薇忽而强调。

“我们西陵有个算命很准的算师,叫夏先生。我们那里的风俗便是远行之前必须找人算一卦。”

“我走之前,算的卦象是‘大凶’,不宜往北宜往南,七月之前入南关可避灾祸。”

李采薇说的煞有其事,张瑞平也只是笑了笑。

“殿下别不信,此人在我们当地小有名气。俗话说得好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,若殿下出了事,我怎么和娘娘交差。”

“嗯。我尽量不拖。”

对于张瑞平个人,她是极其讨厌这群虚张声势、怪力鬼神的神棍。

如果有一天她当上皇帝,迟早有一天要将这群神棍绑起来倒吊在树上用皮鞭抽。

只是……,一想到李采薇的来历,想到宫里还有人在等她,心里有一块地方莫名地有些柔软起来。

但张瑞平没和李采薇说,她这次去吉壤省,是要闹一番更大的风雨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