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辉一直没来学校,一开始学生们还议论纷纷,各种揣测,蓝西西就听过李絮说过多次这种揣测。有些揣测甚至有鼻子有眼,听了让人不由信任。比如蓝西西就听李絮说过:冯辉生病了,还动了手术,都不是在县城动的手术,而且去的市里。李絮甚至告诉蓝西西是市里哪家医院,可惜的是,作为知道真相的蓝西西听的时候,只顾着感叹同学们的想象力丰富,并没有记住是哪家医院。
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期中考试的到来,这些揣测和议论渐渐地不再能听到。无论是成绩好的,还是成绩差的,期中考试都占据了学生们绝大部分的精力。等期中考试完了后,所有人似乎都想不起冯辉,蓝西西再也没听到任何揣测。
周六上午9点,蓝西西和沈晨在菜市场附近停下车。期中考试考完两天了,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放松了下来,这天正常来说是要上半天课的,没想到学校领导格外爽快,竟然大手一挥,放了一整天假。
难得赚来的一天假期,整日忙得跟陀螺似得,蓝西西本想在床上躺一天,沈晨出门前喊他一起去菜市场时,不经意地提了一句:“菜市场里一家小笼包做得很好吃,不过去晚了可就没有了。”
被子鼓起来的一头被人往下扯了扯,露出一头睡成一团乱草的头发,但这“乱草”却十分柔软。
“帮我带一笼。”被子里传出嗡声嗡气的说话声。
“要么跟我一起去菜市场,要么没的吃。”沈晨拿起堆在椅子上的衣服,扔到床上。
“唉--我去。”蓝西西微微缩了缩头,躲开衣服扔过来时带起的风。
蓝西西来过几次菜市场,可还得第一次一大早来,一大早的菜市场竟然与平时不太一样,因为有很多村民会在路的两旁摆个小摊,卖点家里吃不了的农货。蓝西西觉得稀奇,一时忘了小笼包。
这些村民卖的都是自家种的,或者是养的,比如有的小摊上摆着鸡蛋、鸭蛋,有的小摊上摆着一把青菜和一些鲜蒜,不过摆得最多的还是橙子,毕竟种橙子的人家多。
“去买小笼包吧。”蓝西西很快对这些小摊不再有兴趣:“不是说去晚了就没有了吗?”
沈晨带着蓝西西来到一处摊子前,摊子前排了很长的队伍,不过好在队伍动得很快,沈晨和蓝西西排了没有十分钟,就到他们了,买了一笼灌汤包和一笼三鲜包,又要了两碗喝的,两人坐在小桌旁,吃了起来。
灌汤包的汤汁鲜美,肉馅有嚼劲,三鲜包是胡萝卜、木耳、豆腐馅的,调的味道完全不比肉馅的差,蓝西西慢悠悠地吃饱后,喝了口粥,才问了一句:“你来菜市场买什么?”
“买瓶辣椒酱带给二叔,他家吃辣。”沈晨说道:“正好再问问橙子味道的事。”
辣椒酱本来不用买的,因为自己才没做成。蓝西西本来不想跟沈晨一起买东西的,他嫌烦,这下也不好意思说了。
蓝西西总算知道为什么沈晨要一大早来菜市场了。辣椒酱都是村民自家做的,一次做个好几瓶,留下自家要吃的,其余的过来摆摊卖点零用钱。
沈晨也是第一次来买辣椒酱,不知道摊位在哪儿。两人打听了一下,转了一会儿才找到地,买了两瓶,一瓶是鲜辣椒腌的,另一瓶则是剁椒。
“回去吧,”事情都办完了,蓝西西说道,他还能再接着睡会。
“那有卖苹果的,去买点苹果。”沈晨看到不远处一个小摊子上摆了一堆青苹果,他们这里很少有种苹果的。水果摊子上的苹果都是外地运来的,价格昂贵。
因此,看到有村民卖苹果,沈晨想买一些。
蓝西西和沈晨往那堆青色走过去,还未走到摊前,就瞧见守着摊子的人,是一个半大小子,虽然还没有发育,但胳膊腿已经变得细长,跟其他摊主相比,他的生意差了不少。
蓝西西蹲下身,问道:“苹果怎么卖?”
“三元一斤。”半大小子回答完,就不再说话。
价格倒还行,蓝西西又问道:“酸吗?”
“酸。”
蓝西西知道这小孩的生意为什么不好了,如果说沈晨是老实不善言辞的生意人,那眼前这个半大小子就是个锯嘴葫芦,还憋不出好屁。这两句话问完,再想吃苹果的顾客也会拔腿就走。
蓝西西没有拔腿就走,因为他想尝尝这苹果到底有多酸。
“能尝一尝吗?”蓝西西问道。
半大小子愣了下,摆了一早上的摊,别的人都是问完就走了,还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。他犹豫地挑了一个长得非常端正的苹果。当蓝西西以为他会将苹果在衣服上蹭两下递给自己时,半大小子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餐巾纸,抽出一张纸巾擦了一遍苹果后,递了过来。
“……”还是个精致男孩,蓝西西这样想着接过苹果,掰成两半,递给沈晨一半后,咬了一口。苹果是脆的,酸味比甜味略强点,很清爽开胃。
“还不错,多买点。”沈晨尝了后说道。
这应该是半大小子今天的第一笔生意,他很明显的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蓝西西自己抓了个塑料袋,也没怎么挑拣,装了一兜子扫码付钱,拎着袋子要离开时,沈晨对半大小子说道:“你去买把水果刀。再有顾客问你酸不酸,你就切块苹果让顾客尝一尝,顾客吃着好吃就会买的。”
“哦,谢谢哥哥。”半大小子忸怩地谢道。
从菜市场到家后,蓝西西爬床上睡了个回笼觉,睡醒后抓过手机看了下,上午十一点,还看到沈晨发来的一个消息:
【沈晨:我去二叔家送辣椒酱,借背篓。你起来后去地里拔几颗青菜,中午可以炒着吃。】
蓝西西穿好衣服下楼,看到桌子上的苹果后,拿了一个去厨房洗,洗苹果时不由得想起卖苹果的半大小子,抽出一张餐巾纸擦拭苹果的场景。
真讲究,不像农村长大的。蓝西西甩了甩苹果上的水,走到大门口,换上胶鞋,往菜地走去。
芦花村里的人都认识蓝西西,一来他是外来的,二来他长得太惹眼。即使穿着胶鞋,背着背篓,手里拿着一个青苹果啃着,他仍然是好看的。
一位年过五十的男人看到蓝西西,主动跟蓝西西打招呼:“去哪儿?”
尽管蓝西西不认得这个男人,仍旧自然地接话:“去菜地里拔两颗菜。”
男人走到跟前,蓝西西这时能看清他背篓里的东西,青色的一堆,正是他手里拿着的这种青苹果。
“这是你家种的青苹果吗?”蓝西西以为村里就蒋大爷种了青苹果,没想到还有其他人家也种。
年过五十的男人爽朗地说道:“蒋老头家种的苹果,他关节炎犯了,干不了活,我干完自家的活,帮他摘了些苹果,正要给他送去。”
说完这两句闲话,男人就走远了。蓝西西嚼着苹果,拔了一堆青菜,远远超出了一盘的量,扔进背篓后,两三口吃完苹果,转身沿着男人刚刚离开的方向走去。
这几间平房虽然只来过一次,蓝西西还是很容易地就找到了。大门虚掩着,蓝西西敲了下门,没有听到回应,等了一两分钟后推开大门,一张四方桌的桌腿旁放着一个装着苹果的背篓,应该是刚刚男人送过来的。
“蒋大爷!”蓝西西喊了一声,仍是没有回应,门开着,屋里却没人,也许蒋大爷临时出去,马上就回来。蓝西西从背篓里抓了几把青菜,放到桌腿处的背篓旁。他听说蒋大爷病了,想起这个弓着腰的老头总是笑眯眯地递给他橙子和苹果,既然吃了蒋大爷的橙子和苹果,自然要过来看一眼。
虽然没看到人,但也没必要在这等着,一个村里,换个时间再过来也并不麻烦。
蓝西西背起背篓,正要离开,门外传来有点耳熟的男人声音,是半个多小时前闲聊过两句的那个男人。
“你这么大年纪了,自己也要小心点啊,这次摔了没事,下次可就没这种好事了!”
紧接着,蓝西西看到上了年纪的男人扶着蒋大爷,推门进来。
几周不见,蒋大爷的腿脚就变得不再灵便,尽管有人扶着,仍然得借助拐杖才能挪动步子,可见到蓝西西后,他还是笑眯眯的。
然后蒋大爷自己拄着拐杖,走到四方桌前,从背篓里拿出一个苹果,示意蓝西西接过去。
懂事的孩子是不会要腿脚不方便老人的东西的,蓝西西却接过苹果。
“谢谢你送的菜。”蒋大爷扶着椅子坐了下来。
看着蒋大爷行动如此不便,蓝西西察觉到一个问题:就算有菜,蒋大爷现在这个样子,做得了饭吗?
上了年纪的男人此时已经抓起蓝西西送来的菜,说道:“这菜长得好,兑着点肉丝炒,凌凌也爱吃。”
看来这个男人不但帮着干农活,还帮着做饭,蓝西西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。听沈晨说,蒋大爷只有一个儿子,因为赌博欠了一屁股债躲在外面好几年了,蒋大爷一直就是一个人生活。男人口中的“凌凌”也许是他自家的晚辈,跟着一起吃饭。
蓝西西揣着苹果回家了,沈晨也从二叔家回来,还在厨房里把刚从地里拔的菜洗好了,嫩绿的菜叶上还有着未干的水渍,看着怪好吃的。
“拿着苹果出去转了一圈?”沈晨问道。
“不是买的,去蒋大爷家他送的。”蓝西西说道,从上午刚买的那袋子苹果里拿出一个,跟蒋大爷送的这颗苹果摆在一起,虽然大小略有不同,但这两个苹果长得很像。
“像吧?”蓝西西示意沈晨看着两个苹果。
“确实挺像的。”
“不过我现在吃不下了,不然我非得尝一尝哪个更好吃。”蓝西西将苹果放回袋子里,问道:“橙子口味的事,你二叔怎么说?”
沈晨拿过菜刀,正要切刚洗好菜,动作停顿了下,说道:“他没说什么。”
“没说什么?”蓝西西没想到听到这个说法。
沈晨将他二叔的原话转述了一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