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颜之月

繁体版 简体版
无颜之月 > 心安何处 > 第2章 诉曲情

第2章 诉曲情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赵顺仔细打量来人,女子看起来十七八岁左右。虽然低着头看不清长相,但见她身着淡粉色宽袖上衣,白色步摇长裙,外套素色月影纱外褂,看起来极为清秀。腰间挂着的百福刺绣香囊看起来也精致异常,系着的芙蓉和合玉佩晶莹剔透,更是上好和田玉雕刻而成。耳边的一对红宝石翡翠环鎏金耳环,上面雕刻有莲花碧叶百藤纹,细看之下竟是宫廷制式。

赵顺心下诧异,看这一身的首饰衣着,倒是一个钟鸣鼎盛之家的大小姐。这样大户人家的姑娘,走到哪里不是几个丫头婆子贴着跟着伺候,怎么会身边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,孤身一人来这里求救。

他心里虽是惊疑不定,面上却不动声色,只向徐振眼神示意。徐振会意,他自幼陪王伴驾,武功本就是百里挑一。现在担着一等御前侍卫,陪着皇上微服出巡,身负保卫皇帝安危的重任,更是丝毫不敢马虎。

想到女子出现的着实异常,不由板着脸厉声问道,“你是何人,怎么找到我们的房间?”

多年御前行走,早已积威颇盛,加上此时全力戒备,语气自是更加肃然。女子本就惊魂未定,乍听之下更是惊惧交加,抬起头来望着徐振不语,似是被吓呆了,眼神茫然无措,眼眶中泪水滚滚而下。

赵顺是宫里的大总管,宫里大大小小的宫女太监都在他手底下吃饭,懂得伺候主子,识得眉眼高低那都是从小的功夫。他眼见这个姑娘双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衣摆,骨节已然泛白,圆圆的脸涨的通红,知她现在已经被徐振吓得七魂丢了六魄,再强行逼问反而适得其反。忙缓了缓语气,倒了一杯热茶送过去,轻声抚慰道,“姑娘,别着急,天大的事咱们喝口茶慢慢说。”

女子木然的接过了茶,喝了几口才回过神来。慢慢平复了一下情绪,收了收眼泪,才断断续续的诉说起了自己的来历。说的虽然不甚连贯,又带着哭腔,总算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了。

她自称名叫高碧芝,今年十七,是钱塘富绅高光翁的女儿。家里世居钱塘,从祖上开始做的就是丝绸的生意,虽不敢说锦衣玉食,但也是吃穿不愁无忧无虑长大的,原以为一辈子能这么平静快乐的过下去,谁知在一个月前议亲的时候,却突然起了波折。

父亲议定要把她嫁给钱塘知县家的小儿子,她开始的时候听说对方是官宦人家,心里还有几分欢喜,可是派身边的小厮出去打听才知道,那个小儿子天生孱弱,从小喝着汤药长大,平日里也是躺在床上难得出门,一阵大风恐怕就能刮倒,看了无数大夫都束手无策,都说恐怕年命不永。如果真是身子骨不好也就罢了,越是身体不济,反倒激的他的性子暴虐成性,家里的仆人经常被打得伤痕累累,打残了就打发些碎银回家。现在人牙子一听是知县家买小厮,再高的价钱也不敢张罗。

高碧芝知道后在家一哭二闹三上吊闹了好几次,母亲也是以泪洗面,跟父亲好说歹说的求情。以前父亲对她慈爱有加,遇到什么事装着哭几下就心软了,这次父亲却宛如吃了秤砣铁了心,别说哭闹了,绝食摔东西都用上了,父亲就是不松口,母亲也气的病倒在床。

她实在是不想把自己这一辈子搭进暗无天日的所在,左思右想决定趁着丫鬟出门采买脂粉的机会,买通了家里赶车的车夫跑了出来。她是想着自己失踪了,议亲的事自然也就作罢,左右不过找个借口回绝罢了。过了这一段时间自然风平浪静,那时候她再回去。

徐振出身高门,年少就被选为今上的伴读,文武双全自不必说。自当了御前侍卫,所遇危机大大小小无数,对于审问犯人更是经验老道。看着这个娇滴滴的姑娘,实在很难把她跟“心怀叵测”这几个字联系起来。尤其是说起父亲母亲时眉间温情,说起亲事的皱眉不解与愤愤不平,说起逃出家门的精心筹谋与隐隐的得意,实在是纯乎天然,不似作伪。

如果是反贼故意派来试探深浅的,那来路也不外乎两种,要么是勾栏瓦舍的女子,要么是专门训练的杀手。她是哪一种呢?

——如果是勾栏瓦舍的女子,一言一行自有一番风流态度,坐立起行都有章法,绝不是这么一个样子。

——会是杀手吗?不对,她也不是杀手。她拍门的动作、走路的姿势、拿茶杯的样子,都不像是身上带着功夫的。尤其是刚刚喝茶的时候看到她的手上没有一点薄茧,绝不是常年习武之人,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浆洗过衣服、烧过柴火的,确实是有钱人家大小姐的手。

徐振心里对她的身份信了七八分,但是事关主上安危,自是不能掉以轻心。

——如果她真的是逃婚出来,中萃楼上雅间十来间,她是怎么恰恰找到这一间的。她出现的太过荒唐突然,实在难以让人相信是一次没有预谋的相遇。即便这是她蓄谋已久刻意安排,那又是想图谋什么呢?是前朝的势力还是本朝的反贼?他们一行行踪如此隐秘,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?

徐振一时没有头绪,于是看向兰若明,请他示下。显然兰若明也是想到了此处,朝赵顺点了点头。

赵顺马上会意,给高碧芝续了一杯茶,殷勤问道,“高姑娘,听着这个知县家的公子确实不是良配。但是您一个姑娘家家的,怎么就自己到中萃楼来了,身边丫鬟呢?”

高碧芝面有得色,欣然答道,“我有两个丫鬟,一个叫小鸣一个叫小蝉,平时都是极为体贴伶俐的。这次我让小鸣在家假扮我,装作身体不适卧床休息,我和小蝉出门采买。为了争取时间,我自己中途跑出来,小蝉还是照旧买完东西回家,有来有回,这样家人不细查看也不会疑心。等明日他们发现我不在了,我已经跑了一天了。本来约好今晚上他们跑出来我们在中萃楼边的一个小茶馆碰面,结果等久不来,晚上我又饿的紧,就先进来吃饭。这是我们钱塘最大的酒楼,人来人往的各地客商很多,今天又是中秋,店里想必是格外热闹的,料来吃个饭也无大碍。”

——听起来似乎也说得过去。赵顺心里有了计较,对着高碧芝连连点头,把桌上的芙蓉糕往她面前一推,“说了这么一会,高姑娘也饿了吧。这芙蓉糕是刚上的,趁着热乎快垫垫肚子。你怎么不在酒楼点菜倒是到我们这来了。不瞒您说我们也刚吃上呢,您这一来倒是把我们吓了一跳。”

高碧芝瓷白的脸上泛起红晕,面露迟疑之色,沉吟片刻缓缓问道,“是我失礼了,敢问各位侠士大名,可是从北方来的客商?”

赵顺愣了一下,心道这套说辞倒是跟我们之前想的一样,顺势承认,“高姑娘慧眼,不瞒您说我们确实是从京城来的。中间公子是我们的主子黄公子,我俩是他的随从,我们家三代从商,这次从京城到钱塘专门采买药材。”

高碧芝来到这一直愁眉深锁低声话语,听到这突然扑哧一笑,“你们倒是不俗,我们这盛产丝绸锦帛,三步一织户五步一布店,这在全国都是有名的。别人都是来我们这采买丝绸布料,头一次听说采买药材。不过我们这人杰地灵,确实有些稀奇药材也说不定。”

笑了一会,神色也逐渐放松下来,语调逐渐轻快的接着介绍,“本来我自己一个女子来酒楼也是有点不安,虽说这是钱塘最大的酒楼,人来人往众多,但是我还是第一次来这。看到一楼也有三个姐姐在一桌吃饭,本想凑过去说几句话一起结个伴,心下也能定一定。结果刚说起自己的境遇,一位姐姐就告诉我说二楼最里面雅间里的人不是普通人,说不定能解我之困,让我来找你们想想办法。而且虽然想着离家一阵子避避风头,但是不知出了何种变故,丫鬟没有跟出来,现在我孤身一人实在没有主意。我虽然将信将疑,但是几位姐姐长得漂亮又极为热心,实在不像坏人,加上她们说的笃定,我就信了几分。现在想想实在是唐突冒昧,请各位海涵。”说罢敛裙做了个福。

兰若明三人互换眼色,皆都沉思不语:这个自称姓高的姑娘确实不想心机深沉之人,尤其是说起丝绸布料的事,甚至自己都疏忽了这个关节。如果她说的是真的,那楼下的女子又为何关注到了我们一行几个人呢。或者说她们是一伙的?才到这第二天就遇到了如此难解的事,江南之行确实有趣。

想到此处,兰若明下定决心:

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。既然对方出招了,那就接招看看吧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